2022年10月初,在秘鲁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情况下,时任副总统迪娜·博卢阿尔特发表了有争议的声明,她声称参加抗议总统佩德罗·卡斯蒂略政府的年轻人受到了她所说的“怨恨”阶层的“影响”。
这些声明发表之际,卡斯蒂略政府的抗议和批评持续不断,是行政部门为自己辩护的借口,旨在抵御其认为的破坏稳定的袭击。博卢阿尔特当时身为副总统,试图抹黑抗议者的动机,将其归咎于第三方操纵,而非真正的社会不满。
这位官员的言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政府言论的一部分,该言论不断将政治反对派、某些经济权力集团和媒体视为抗议活动的煽动者。其目的是将抗议活动描绘成一种精心策划的策略,旨在破坏民选政府,而非合法的公民权利行使。
2022年政治危机的背景
要理解这些言论的影响范围,必须分析2022年底秘鲁的政治格局。佩德罗·卡斯蒂略几乎从2021年7月成立之初就面临着治理危机。与反对派占多数的国会之间的对抗持续不断,总统遭到多次弹劾,一系列涉及总统最亲密盟友的涉嫌腐败的财政调查
在此背景下,公民抗议活动屡屡发生。包括青年和学生团体在内的各种团体走上街头,表达他们对政治不稳定、腐败指控以及国家经济管理的不满。抗议活动诉求多种多样,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呼吁卡斯蒂略总统辞职或罢免其职务。
政府对这种不满的回应往往是淡化游行的合法性。时任副总统博卢阿尔特称这些年轻人“受到了影响”,这进一步强化了这样一种观点:这些批评没有真正的社会基础,只是被那些在她看来不接受2021年选举结果的人操纵了。
“怨恨”的人是谁?
虽然迪娜·博卢阿尔特没有具体说明她所说的“怨恨”指的是谁,但这个形容词通常被政府支持者用来指代以人民力量党(Fuerza Popular)等政党为首的政治反对派,以及历史上掌权的利马经济和社会精英。官方的说法是,这些群体的动机是,对一个来自农村和民众的政府上台后失去特权感到怨恨。
这种言论进一步加深了该国本已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方面,政府支持者认为抗议活动是右翼试图通过非民主手段夺回权力的尝试。另一方面,反对派和部分民众认为,政府利用这种言论是为了逃避危机责任,并污蔑异见人士。
因此,博卢阿尔特的言论加剧了对话几乎不可能的局面。当局非但没有解决青年不满的根源,反而决定抹黑传播者,这一策略最终被证明是行不通的。
反应和剧烈变化的前奏
副总统的言论立即招致各界的谴责。政治反对派领导人指责她无视现实,低估了秘鲁青年的判断力。学生组织和青年团体发表声明,否认自己是任何政治团体的工具,并重申其诉求的自主性。
专家和分析人士指出了这种言论的危险性,并警告称,拒绝承认社会不满只会导致更大的冲突。然而,当时很少有人能想到仅仅两个月后即将爆发的危机的严重程度。
2022年12月7日,秘鲁的政治历史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总统佩德罗·卡斯蒂略为了避免新的弹劾动议,宣布解散国会并成立紧急政府。这一举措被一致谴责为“自我政变”。这一尝试在数小时内就失败了。国会以永久丧失道德行为能力为由将他免职,卡斯蒂略也因此被捕。
在动荡中从副总统到总统
迪娜·博卢阿尔特根据宪法继承法宣誓就任共和国新总统。随后抗议浪潮席卷,其规模远超她所任职的政府。矛盾的是,抗议者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该国南部地区的年轻人,他们要求博卢阿尔特辞职、关闭国会并提前举行选举。
她的政府对这些抗议活动的应对措施因过度使用武力而受到国内外严厉批评,造成数十人死亡。几个月前,这位官员还指责年轻的抗议者“受其影响”,而如今,作为国家元首,她面对的是一场正在遭受暴力镇压的社会反抗。
随后,他2022年10月的言论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批评者认为这是他脱离民众诉求的标志,也是他政府在面对社会抗议时所采取立场的惨痛先例。卡斯蒂略下台后,秘鲁的政治危机非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进一步恶化,使这个国家更加分裂,深深的伤痕仍未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