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里,13(欧洲出版社)
美国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 (CNIC) 已证明,18FDG-PET(一种常用于癌症等病理的成像技术)还可以监测动脉粥样硬化活动,从而可能改善其后续治疗并为新的治疗方法打开大门。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悄无声息的疾病,会在多年内逐渐发展,且不会引起任何症状,是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是脂质、细胞和其他物质在动脉壁上堆积,从而阻碍血液流动或突然破裂,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
尽管存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减缓病情进展,但仍然很难准确评估医疗干预是否对患者有效。
在这项新研究中,科学家表明,18FDG-PET 扫描(一种测量人体细胞消耗能量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检测到的信号反映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细胞代谢,而不仅仅是炎症的存在(如以前认为的那样)。
已在转基因动物身上进行测试
为了得出这一结论,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转基因动物晚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模型,这种疾病可以通过类似于患者使用的饮食和药物干预得到部分逆转。
在疾病消退期间,18FDG PET 信号显著降低,同时斑块中各种细胞类型(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与葡萄糖代谢相关的基因减少。
“18 FDG-PET 技术可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细胞的活性水平,因此可以作为评估治疗效果或疾病进展风险的敏感工具,”CNIC 研究员、该研究的主要作者 Paula Nogales 以及 CNIC 和奥胡斯大学(丹麦)的组长 Jacob Bentzon 解释说。
这一发现为利用许多医院现有的技术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监测并加速针对这种无声但可能致命的疾病的新疗法的开发打开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