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开发出一种形状独特的微型支架来对抗青光眼。

作者: 2025 年 8 月 22 日

英国牛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微支架”,它可以彻底改变青光眼的治疗方法。青光眼是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仅次于白内障。

2020年,全球有770万人因青光眼失明或视力受损。该疾病会导致眼球内压力升高,从而对视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在眼球上开孔或插入引流管以排出液体,这些方法创伤性极强,存在并发症风险,并且疗效有限。

“我们的可展开微支架代表了青光眼治疗领域的重大进展,”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张云兰表示,该研究发表在《细胞出版社》的《创新》杂志上。“目前用于治疗此类青光眼的手术植入物已被证明长期效果有限,因为它们容易因眼内纤维化(瘢痕形成)而失败。”

这种新型微型支架具有独特的结构形状,使其一旦进入眼内即可扩张。该支架的直径不到四分之一毫米,可套在标准的皮下注射器针头上,从而实现微创插入。一旦定位并扩张,微型支架便可横跨眼白与其上覆膜之间充满液体的空间。

通过支撑这一空间,支架可以减少眼内过多的液体积聚,从而降低由此产生的眼压,而眼压正是导致最常见的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元凶。在兔子身上进行的初步试验表明,微支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降低了眼压,且炎症和瘢痕形成极小。此外,与标准管状植入物相比,微支架的降眼压效果更佳。

“我们的微支架由一种名为镍钛诺的耐用、超柔韧的镍钛合金制成,这种合金以其经验证的眼部长期安全性而闻名。其独特的材料和结构特性有助于防止支架进一步移动,提高耐用性,并确保长期有效性,”该研究的共同资深作者、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钟友教授解释道。

研究团队采用先进的建模技术来指导微支架的设计,并确保其与眼部解剖结构的兼容性。该装置的超弹性特性使其能够适应眼部随时间的变化和拉伸,而不会永久变形,从而提高了其耐用性和功能性。

“这一突破有望彻底改变青光眼治疗的格局。通过在微创青光眼手术领域提供结合机械创新与生物相容性的改进解决方案,我们希望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的共同资深作者Jared Ching博士说道。

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