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里,14(欧洲出版社)
一场持续 13 年的干旱以及数次持续时间超过 3 年的干旱可能是导致玛雅文明古典时期崩溃的原因之一。
由剑桥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对墨西哥一个洞穴中石笋的氧同位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而确定了公元871年至1021年间各个雨季和旱季的降水量。这段时期正值玛雅文明的古典末期。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这是第一次有可能分离出末期经典时期(历史上被称为玛雅文明崩溃的社会衰落时期)各个雨季和旱季的降水条件。
在末期经典时期,南部的石灰岩玛雅城市被废弃,王朝走向终结,因为古代世界最伟大的文明之一向北转移,失去了大部分的政治和经济实力。
来自尤卡坦州一个洞穴中发现的石笋的数据显示,在此期间,共有八次雨季干旱持续至少三年,最长的干旱持续了13年。
这些气候数据与现有的历史和考古证据一致:在这一气候压力时期,包括著名城市奇琴伊察在内的几个重要的北部玛雅遗址的纪念碑建造和政治活动在不同时间停止。
详细年表
通过精确测定干旱的年代,我们可以详细分析该地区人类与气候相互作用的时间顺序和动态,从而提供新的框架。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丹尼尔·H·詹姆斯博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几个世纪以来,玛雅历史的这一时期一直令人着迷。”他在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进行了这项研究。
关于玛雅文明崩溃的原因,存在多种理论,例如贸易路线的改变、战争或严重干旱,这些理论都基于玛雅人留下的考古证据。但近几十年来,我们结合考古数据和可量化的气候证据,开始对玛雅文明的衰落及其原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研究人员开始将气候记录与玛雅人留下的记录(例如他们在主要纪念碑上记录的日期)结合起来,以表明末期经典时期的一系列干旱可能导致了玛雅社会发生大规模的社会政治动荡。
现在,詹姆斯和来自英国、美国和墨西哥的合著者利用尤卡坦州北部一个洞穴的石笋中的化学指纹来进一步揭示这些干旱的原因。
石笋的形成是由于水从洞穴顶部滴落,其所含的矿物质在洞穴底部积聚而成。通过测定和分析石笋内部的氧同位素层,研究人员收集到了关于古典期晚期气候的极其详细的信息。
先前的研究已经测量了湖泊沉积物中的氧同位素来确定干旱严重程度,但这些沉积物并不包含足够的细节来确定特定地点某一年份的气候状况。
“我们无法将单个玛雅遗址的历史与我们之前了解的气候记录直接进行比较,”目前是伦敦大学学院 (UCL) 博士后研究员的詹姆斯说。
“湖泊沉积物对于了解全局非常有用,但石笋可以让我们了解我们错过的更精细的细节。”
先前对石笋的研究确定了“末日经典”时期的年平均降水量,但由于本研究中使用的石笋年降水层相对较厚(约1毫米),剑桥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现在可以更进一步,从各个雨季和旱季中分离出信息。每层中特定的氧同位素是雨季干旱程度的指标。
“了解年平均降雨量不如了解每个雨季的情况更有意义,”詹姆斯说。“能够区分雨季让我们能够准确追踪干旱的持续时间,而干旱是决定农作物成败的关键。”
至少三年的八次干旱
根据石笋记载,公元871年至1021年间,曾发生过八次雨季干旱,每次至少持续三年。其中最长的一次干旱持续了13年。即使玛雅人拥有先进的水资源管理技术,如此长时间的干旱也会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
石笋中蕴含的气候信息与玛雅人在其纪念碑上铭刻的日期相符。在长期严重干旱时期,奇琴伊察等遗址的日期铭文会完全消失。
詹姆斯说:“这并不一定意味着玛雅人在严重干旱期间放弃了奇琴伊察,但他们可能有比建造纪念碑更紧迫的担忧,比如他们赖以生存的农作物是否会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