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洛萨:价格上涨、增长:引发经济辩论的词语
这番话,意为“物价上涨,经济增长”,,乌拉圭央行行长吉列尔莫·托洛萨表示:“我希望乌拉圭物价上涨。”他将这一想法与乌拉圭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
托洛萨关于物价上涨与经济发展之间所谓联系的言论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提议立即引发了专家们的批评,他们警告称,物价上涨并不总是意味着进步。
托洛萨并非只是发表了一次性声明。他在演讲中倡导一项计划,旨在实现经济去美元化,推广比索的使用,并使其重新估值,成为储蓄、消费和投资的货币。然而,最能引起共鸣的,是“物价更高”的国家可以等同于繁荣。这种说法有依据吗?还是说,我们面对的只是伪装成增长的通胀借口?
高价格是发展的标志吗?
从理论角度来看,托洛萨认为,如果工资与物价同步上涨,那么这个国家就处于增长状态。换句话说,如果物价上涨是经济活动增加和需求持续增长的结果,那么这可以被解读为一个积极的信号。
但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种解读忽略了一个关键点:在乌拉圭,物价上涨往往超过收入增长。工资调整要么迟缓,要么不足,导致购买力下降,尤其是在中低收入群体中。
此外,一个国家的物价上涨可能并非源于财富增长,而是由于结构性通胀、高税收或汇率扭曲。因此,物价上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并非必然,也并非普遍存在。
央行的计划:减少美元,增加比索
除了这句颇具争议的措辞之外,托洛萨还宣布了一系列旨在增强乌拉圭比索兑美元汇率的措施。其中包括:
其意图很明确:扭转外币储蓄模式。墨西哥中央银行(BCU)认为,这种模式会导致市场波动和对外依赖。然而,如果民众认为他们的比索无法带来收益或长期保值,那么这一转变将举步维艰。
反应:怀疑与警告之间
“我希望乌拉圭物价更高”这句话对很多人来说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反对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乌拉圭已经是该地区物价最高的国家之一,基本商品、燃料和服务价格都很高。他们说,如果生活质量没有切实改善,那么把物价上涨与进步联系起来就毫无意义。
一些技术部门警告称,这一信息可能会被误解,并导致出台巩固通胀而非对抗通胀的政策。该讲话甚至被与一种“官方说法”联系起来,这种说法试图用乐观的论调来为日益加重的财政负担辩护,尽管这种论调与实际数据相去甚远。
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据估计,上届广泛阵线政府执政政府也未能实现显著的增长飞跃,除了疫情后的一些复苏。在这种背景下,任何关于“增长”的论述都必须带着放大镜和背景来解读。
与此同时,通货膨胀持续存在,汇率缺乏竞争力,以及民众对本国货币信心的丧失,导致平均购买力下降。在许多乌拉圭人苦苦挣扎维持生计的情况下,很难谈及物价的健康上涨。
结论
托洛萨:物价上涨和增长:这三个词放在一起,引发了争论。一个国家能同时实现物价上涨和经济增长吗?或许可以,但前提是物价上涨能带来实际收入的增加、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全民福祉的提升。
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剩下的就只是难以掩饰的通货膨胀。这根本不是进步,而是换了个名字的倒退。